三門石窗藝術館在蛇蟠島動工興建
上傳時間:2007-12-29 瀏覽量:1993
為進一步保護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----"三門石窗藝術",培育三門的文化品牌,發(fā)展我縣的旅游事業(yè)。經三門文廣新局、三門風景旅游管理局、三門文化館、蛇蟠島國際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的多次研究、論證,根據(jù)“加強保護、合理利用”的原則,決定在蛇蟠島建立三門石窗藝術館,日前已經破土動工。
三門石窗俗稱“石花窗”、“石漏窗”,是三門灣傳統(tǒng)磚木結構建筑中普遍使用的鏤空雕花石窗。其工藝精致、造型多樣、內容豐富、寓意深遠。據(jù)研究,鐵器時代,石窗就出現(xiàn)在人類生活中。簡易鏤鑿的石窗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。但精心雕琢有著豐富人文內涵并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石窗,則發(fā)端和成熟于三門。三門石窗可堪稱為東南沿海“藝術石窗鼻祖”。
三門石窗雕刻工藝綜合了淺浮雕、浮雕、深雕、半圓雕、圓雕、透雕等多種手法雕琢而成。并結合石材特性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起地、刻線、鉆眼、鏤挖、打磨技術。多種技法并施兼用,傳統(tǒng)雕刻藝術充分體現(xiàn)其中。
蛇蟠島為三門近陸島嶼,是三門石窗的發(fā)源地。因采石留下千余個奇異的洞窟(俗稱石倉),故蛇蟠島又有“千洞島”之稱。蛇蟠島歷史悠久,島內遺有多類新石器時期的工具。唐時,蛇蟠石已得開采,用于民居建筑及古墓構件。宋時,朝廷大興“花石綱”,州縣效仿,蛇蟠石一時風靡,與此同時,三門石窗與木雕窗、磚雕窗同時用于民居及園林建筑中,并形成規(guī)模。明、清時期,三門石窗已達鼎盛,其產品通過海運,流傳于蘇、滬、杭、閩、甌等地及日本、韓國等東南亞國家。
三門石窗藝術館在蛇蟠島興建可謂是“落葉歸根”,同時,為蛇蟠島旅游增添了人文內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