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遺名錄:花橋龍燈
花橋龍燈盛行于三門縣花橋鎮(zhèn)的花橋、上宅、兩頭門等村,始于南宋,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。迎龍活動緣由圖騰崇拜意識,后演變?yōu)槠砬筘S收、祈求平安的民間民俗活動。每年正月十三上燈、正月十六落燈,連續(xù)四夜舉行迎龍活動,歷代相承。
龍燈出迎,有一整套吉祥禮儀。包括出迎時間、清龍路、祭祀、起步、行走線路、接龍、送龍珠儀式及龍燈與配套設施的先后次序等都十分講究,體現(xiàn)了當?shù)氐拿袼罪L情和地域文化的價值觀念,深受百姓喜愛。花橋龍燈與其他地方龍燈最大的區(qū)別是五條龍燈同時出迎。龍分五色,分別為紅、黃、青、綠、紫,代表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個不同方位,涵含四海一統(tǒng),天下和合之意。每種顏色也都有不同的寓意。紅代表太陽,寓含希望美好之意;青代表天空,寓含風調(diào)雨順之意;綠代表大地,寓含萬物生長、五谷豐登之意;紫代表運氣,寓含人與自然和諧之意;黃代表權(quán)力、財富,寓含生活美好之意。因此龍燈出迎前,儀式十分莊重。五位在頭天戒齋沐浴德高望重的長者,身穿民族服裝,在五龍殿前擺下香案,焚香禱祝,先祭天地,請出財神;再至宗祠祭祖、禱祝,完畢,五色龍頭朝宗祠牌位點三點,三聲銃響,出迎開始,一時鼓樂喧天,鞭炮齊鳴,獅子開道,鑼鈸鈧鏘,號角長鳴,旌旗等全副鑾駕先行,財神隨后,宮燈再隨后,古亭緊跟、五色龍燈壓陣,火燎照明,